2024年4月28日 星期日

[Read] Made to stick

 Inspired by the video: Mini Essays: The Ultimate Learning Tool. I decided to write a mini essay about this book - Made to Stick. The purpose of writing an mini essay is that we can improve our own understanding of a book through the writing and reconstructing the new knowledge in our brain. Since this is the very first try, the article wouldn’t be perfect and could never be perfect. This article is just a place for myself to practice writing skills and to polish wording.

Made to Stick by Chip and Dan Heath

2021年5月22日 星期六

[閱讀] 大地之下:時間無限深邃的地方

大地之下:時間無限深邃的地方 by Robert MacFarlane
 大地之下:時間無限深邃的地方 by Robert MacFarlane

相較於人類征服高山或太空的多數成就,深入地底是較少被著墨的一塊,大地之下這本書以地底的故事為重點,帶出了許多我閱讀這本書之前從不曾經歷也不曾想過的感官與思想經歷,因此在一次快速閱讀過後,馬上展開第二次搭配筆記與google查詢視覺紀錄的閱讀。

2021年4月17日 星期六

2021 二二八連假 羅馬縱走



時間:2021/2/28 (一天一夜),前一晚住隆達商行

組成:3女2男,皆有登山經驗

交通:

租車自駕,連假期間建議提早預訂,我們拖到前一週才訂整個台北到宜蘭的irent、各大租車門市都沒車了,不過後來神隊友發現Klook上有跟格上合作的方案,而且還能預定,且價格比當地小車行還便宜,KLOOK可做為未來訂不到車的預備方案。
當晚預先開車上山,位於南山村的隆達商行(下山經過可以順路買個高麗菜),果不其然遇上東部的濃霧,某些路段霧非常濃,即使開了霧燈仍須非常小心。
由於是A進B出,B點的接駁可有多種選擇,我們本來是佛系的想走柏油路回去,後來發現趕得上下山的國光巴士,因此以搭公車的方式串聯
【1751】梨山-宜蘭 14:33左右抵達勝光(時間上較推薦)
【1764】梨山-羅東 14:03左右抵達勝光

入山證:

需申請,內政部警政署入山案件申請系統

參考紀錄:

健行筆記 【宜蘭】羅馬縱走
輝哥的天空 羅馬縱走
2021-01-03 羅馬縱走:一日單攻 🦋花蝴蝶🦋 (詳細,含入山證範本)

本次行程記錄:

06:12 思源埡(請正名:ˋ)口[思源派出所](台7線/45.6K)->06:20羅葉尾溪->06:52中央氣象局思源自動測站(H2085m)->07:32亂石坡->09:00羅葉尾池->09:09羅葉尾山->11:32武農地標->11:43羅馬神木 (午餐)->12:30武佐野群山(H2379m)->12:46大面積火燒林空地(左岔,正路在右)->12:58馬武佐野郡山->13:21開始一連串急下->14:12過有勝溪->過馬鰣橋(50k)->14:31勝光公車站->思源啞口。全程共8小時

隆達的住宿空間非常大,同時也非常開放,二樓有開放式客廳、電視機、至少有四間浴室,內備盥洗用品(洗髮精、沐浴乳、衛生紙),也提供吹風機,非常方便,淺眠的人非常非常建議戴耳塞,早上的早餐也很豐盛,有饅頭和多樣飲料選擇,且旁邊就是一間全家,上山前最後一刻都來的及補給。

我們的開放式房間XD

一早就排滿勤勞早起的人們,甚至有人前晚直接在柵欄處露營

這裡就不貼傳統紀錄中會有的各地標照片了,不是因為我太懶(不然怎麼會四月才在寫二月的紀錄),而是在各種前人參考紀錄中都可以找得到,這邊比較想分享羅馬縱走沿途的動植物們,觀察初春的動植物們也是我臨時加入這團登山隊的主要動力之一

首先,登場的是木荷(紅色葉),在前半段的上坡處有非常多,中間突出的為二葉松,二葉松也是整條路上的常見物種


馬醉木(介於開與不開之間的花兒們),前半段的路上也是俯拾即是,有毒

紅毛杜鵑


令人驚喜的遇見馬告,印象中在氣象站附近


苗栗冬青,葉片有明顯鋸齒狀

栓皮櫟,同樣樣子有鋸齒,位於羅葉尾山頂

狹葉櫟

鐵杉,下次紀錄時記得辨認葉背的兩條白色氣孔帶

臺灣粗榧(音同匪),可從背後兩條白色氣孔帶辨認

伏牛花,葉節有對刺(兩個刺)。還有另一種無刺伏牛花,顧名思義,是另一種沒有刺的種類。我原本很開心以為發現小檗,但兩種其實差很多,小檗的刺有三個。

以上為羅馬縱走路程中非常容易見到的物種,要忽略非常難,建議大家出發前稍微記憶一下,到現場即可馬上考驗自我的記憶力。

最後,還巧遇了母藍腹鷴!紅腳藍腹鷴,黑腳帝雉。這隻野生藍腹鷴完全不怕生,一路上認真的啄食地底食物。

接近馬武佐野(試著全部念三聲會很有趣)郡山前,左岔出去10公尺可以拍出有國家地理頻道的探險感自然照,當然衣服穿搭要正確才行。

一邊陡下一邊看著當日的終點,台七甲

過有勝溪,繼續往前上走,跨過路邊柵欄,即可回到柏油路

過柵欄後左轉,往上游走(回思源埡口方向),不久即是馬鰣橋(マス,音:masu),故事可參考從馬鰣橋到台灣櫻花鉤吻鮭之間,馬鰣橋下的是馬鰣溪,匯入剛剛經過的有勝溪上游


這邊值得一提的是,有勝溪源於羅葉尾山東側並向南流,會與西側的七家灣溪在武陵的迎賓橋匯合,匯合後的就稱為大甲溪,Google map上大甲溪的標示位置有誤(他從勝光到迎賓橋這段上游提早顯示為大甲溪),若查尋水利地理2D/3D整合圖台則可得到正確資訊
左為google map,右為水利圖台

另外關於思源埡口以及有勝溪的平坦地形與蘭陽溪襲奪大甲溪有關,相關故事可參考巴字第1138號:思源埡口[野地旅0256]野地旅0465:思源埡口與蘭陽溪谷扇階地形[宜蘭大同]思源埡口—谷中谷地形景觀     


2021年1月10日 星期日

2020年10月1日 星期四

2020年9月13日 星期日

2020年7月29日 星期三

2020年7月26日 星期日

[閱讀] 第二座山


第二座山 by David Brooks

受到百靈果podcast和范琪斐推薦而買來閱讀,一開始以為能解答為何那麼多美國人有基督教信仰,但閱讀後感覺到另一種心靈層面的啟發,後來也聽了其他podcast分享本書的心得,發現不同年齡階段的讀者對於書本的詮釋都不相同。

2020年5月30日 星期六

[閱讀] 人類大命運 從智人到神人




本書從飢荒、瘟疫、戰爭起頭,說明人類已經得以脫離過去阻礙進步的三大枷鎖,在2020年這個全球大流行的年代裡,看到書中提到:人類面對流行病束手無策的時代,很有可能已經成為過去了,這樣的描述格外諷刺,其次的饑荒與戰爭議題,其實也從未自地球上消失殆盡,但相比過去幾百年間的人類進程,現代世界的確改善許多,不過我覺得很重要的是,不是多數人生活在安逸的環境中就代表沒有生命仍等待救贖,我們的每個呼吸之間,隨時有數以萬計的人正在受苦受難。

2020年4月13日 星期一

[閱讀] Writing Science How to write papers that get cited and proposals that get fund

Writing Science How to write papers that get cited and proposals that get fund by Joshua Schimel
一本英文學術寫作的入門書,內容多講寫作的大概念,以文章結構為主,比較細節的文法、時態並不著重,是一本我覺得需要英文論文寫作的研究生必讀的書籍,因為本身旨在教寫作,本書本身就是個良好示範,讀來易懂好吸收。以下就根據各章節擷取重點紀錄,在寫完初稿後一一回頭檢查是否符合各章節所描述的寫作要求,並做修改,來來回回應該不難生出一篇符合標準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