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9日 星期三

[閱讀] 凝視死亡 一位外科醫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



凝視死亡 一位外科醫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 by Atul Gawande

死亡,人生必經之路,卻不如出生和成長帶給人喜悅,也是許多人和場合避諱的禁忌話題,然而,隨醫療進步,現代已經比半世紀前有效延展人類壽命,但並非所有的延展作為都真的對於"身為一個人"的價值或病人本身意願有正面貢獻,本書作者身為一名外科醫生,在職業生涯中看過無數臨終病例,他以親眼所見的故事以及自己父親的故事為例,帶領讀者了解怎麼走入死亡才能讓人生的最後有其意義,現代許多經濟實力較好的國家都面臨高齡化社會的處境,因此老人照護在未來只會越來越須重視,台灣目前就有大量來自東南亞照護移工的需求,老人照護除了基本生理需求外,尊嚴的部分往往會成為其次,導致許多受照護長者或一時間無法行動自主的病人長期在只滿足生理需求的照護環境下日漸憂鬱,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作者在書中有提到幾個美國輔助生活住宅(assisted living facility)或是綠屋的案例,很值得大家學習。

面對死亡議題不逃避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益,例如在可以表達自己身後意願時就明確的告知家人當遇到需要抉擇的時刻,自己希望如何選擇,當真的到了緊急關頭,替病人本身做決定的家人才不會因為做出後果看似錯誤的決定而活在懊悔的心情當中。

書中提到的一些老年人相關知識對年輕人而言很難想像或體會,例如:老年人一次只能做一件事,不然很容易忘記剛剛在幹嘛,整體大腦容量縮小,腦室中的空位禁不起撞擊;因頸椎前凸(看著前方時的角度猶如年輕人看著天花板),吃東西很容易嗆到;骨質疏鬆,容易跌倒,跌到可能撞到頭,一想到我老了可能也會面臨這些症狀實在開心不起來,如果再想到若真的需要這樣過日子還得在養老院過生活,那樣的日子雖然能溫飽,但精神上根本無以為繼,書中提到一個學者對於養老院的比喻: 從老人的觀點來看現代養老院的發展,有如從騾子的觀點來看美國西部的開拓。雖然那些騾子就在現場,西部拓荒對那些騾子來說當然是重大事件,只是幾乎沒有人把那些騾子看在眼裡。 拿老人跟騾子相比似乎不太恰當,不過事實上兩者面臨的處境得確雷同。

在第五章值得活的人生章節中,作者提到Josiah Royce的The Philosophy of Loyalty(中譯 忠義的哲學)巧妙的呼應我看的上一本書 第二座山的核心概念,忠義的概念指的是唯有我們為他人而活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意義。依循這樣的概念,年輕醫生Bill Thomas在崔斯護理之家的伊甸園計劃把貓狗鳥類等動物還有小孩引進死氣沉沉的護理之家當中,讓老人有機會表達忠義,有效的改善老人在護理之家中的居住感受,有別於傳統把安全與健康放在第一順位的執行方式,Thomas的創新想法雖可能造成感染或環境髒亂的風險,但也為居住者的生命提升了不少價值。

本書第七章提到的三種不同的醫病關係很有趣,第一種是父權式,醫生僅會告訴病人他認為最好的治療方式,第二種是告知式,醫生不會自己幫病人最決定,而是把所有選項告訴病人,讓病人自己選擇,第三種詮釋式,醫生會了解病人覺得最重要的是什麼,透過雙方一來一往的發問與解答共同找到最適合的解決方法,三種方式看來,詮釋式最耗雙方時間,但以結果來說也可能有最佳效益。


最後,我自己的反思:死亡本身或是死亡之後或許才是解脫,之前在哲學書籍中讀到,痛苦是只有在生前才會有的感受,當身體仍在運作,大腦就會感受到病痛,死亡的瞬間一切苦痛就沒有意義了,因此不需要太害怕死亡來臨,而是要想辦法讓死亡來臨前的每個時刻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那也就是本書想要帶領讀者關心的議題。


若對於生死議題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去讀<天使走過人間 生與死的回憶錄>一書,是由生死學大師Elisabeth Kubler-Ross所撰, Kubler-Ross本身也是醫生,他在書中對於瀕死病人的觀察描述非常切合凝視死亡一書中的內容,也就是我們不應該逃避死亡話題,唯有把人生活的好了(意指對世界有所貢獻,奉獻無私的愛),死亡就像是毛毛蟲蝶化的過程,終將蛻變成蝴蝶。我個人認為天使走過人間一書中還另外帶有點超自然色彩,其中描述到靈魂出竅的體驗和遇見耶穌的經歷,對於平時生活單純的讀者而言,是一個好機會讀到有相關經驗者的第一手描述。


0 意見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