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6日 星期日

[閱讀] 第二座山


第二座山 by David Brooks

受到百靈果podcast和范琪斐推薦而買來閱讀,一開始以為能解答為何那麼多美國人有基督教信仰,但閱讀後感覺到另一種心靈層面的啟發,後來也聽了其他podcast分享本書的心得,發現不同年齡階段的讀者對於書本的詮釋都不相同。


第一座山指的是世俗定義的功成名就,也是多數人一生中前進的目標與動力來源,但往往大家爬到第一座山的頂峰時,不滿足的心情還是縈繞在多數人心中,作者指出,生命的第二座山才是更遠大的目標,在第二座山頂的人,心境是喜樂的,他們找到一生當中的志業,願意做出承諾(不求回報),並竭盡全力的為他人付出。

本書說明了我們如何從第一座山的心境轉成第二座山,以及在第二座山的喜樂心境是甚麼感受,還有最重要的是目前過度個人主義的社會氛圍,要如何轉變成關係主義為基底的社會。其中兩座山只是一種比喻,人生當中也沒有攀爬的固定先後次序,所以本書不僅限定已經功成名就的人士閱讀,初出社會的新鮮人也能在部分章節有所收穫

喜樂的定義:幸福與喜樂的層次不同

幸福是自我的勝利,自我的擴張。當我們朝著目標前進,一切進行順利時,就會感到幸福。 喜樂往往涉及某種自我超越。當你覺得和他人之間的分別消失,你和對方合而為一,那就是喜樂。 我們可以努力創造幸福,但喜樂是自然降臨的。

作者對於喜樂的描述非常全面,從身體層次、集體歡慶的舞蹈、情緒、靈性、超越、到最高層次道德的喜樂,各提出了簡短的具體例子。檢視了我自身的經驗後發現,我只體驗過幾項初階低層次的喜樂,不過其實平常也不會特地歸類內心不同層次的正面感受。

現今過份強調自我的道德生態

1960年代崛起的個人文化主義,包含女性平權、種族、反猶太、同志運動等等開始受到關注,這些反叛精神與創造力雖然造就了矽谷與現代資訊繁榮盛況,但過猶不及的個人主義也同時衍生許多缺點,例如:戒備森嚴的自我、成就中心(個人成就比人際關係更重要)

在我可以自由做自己的文化裡,個體往往會感到孤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淡薄。

美學生活的年輕人生 VS 實用主義的人生勝利組

作者把年輕人大致分成兩類,第一類是過著美學生活的人,所謂美學生活指將人生視為有待體驗的無數個可能性,而不是有待完成的計畫,或是有待實踐的理想。他會在每件事情上盤旋而不降落,按照美學方式過日子,每一天充滿樂趣,但這些歲月不會為你累績出任何東西。 現階段的我確實處於理想生活為美學生活的階段,對於作者認為這個不會累積任何東西不甚認同,不論成果,至少短暫美好的回憶會留下,只是這樣的美好回憶,在作者的脈絡中僅是最初階稍縱即逝的幸福感罷了,另外我一直相信在外流浪的日子能培養同理心且開闊自我的格局(因為美學生活之中一定會遇上形色的人事物是日常無法提供的體驗)。作者又說明,自由的生活使人眼花撩亂,多年追逐各種人生選項之後,重點不在於你對生命的意義毫無頭緒,而是你連聚焦於這個問題的能力都喪失了(因為網路世界使你一直活在注意力分散的情況)。我曾短暫的聚焦過生命意義的問題,以整個宇宙時間與空間維度下看待自身脆弱不堪的軀殼和意識,目前覺得生命本身沒有意義是最適合的答案。雖然自身覺得生命沒有意義,但也不會就因此消極過生活,可見人真的很不理性。這裡也順道引述唐鳳的話:有名憂鬱症患者「不知人生的意義在哪?」,問唐鳳認為「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唐鳳說:「人生意義就是感受迷惘,跟迷惘相處,恭喜你已經達成你人生的意義」,還說:「萬物都有缺口,缺口就是光的入口」。

第二類年輕人是從大學時期便一步步規劃好往後人生的勝利組,他們擁抱功績主義,且功績主義正是現今社會最顯見的道德體系,但功績主義最終會使人失去熱情,因為大家常為了頭銜與名聲在做事而不是整個心靈的投入,在我很喜歡的一首黃明志的歌曲-不想上班歌詞第一句話便是:什麼時候我開始沒有夢想,在後面幾段更唱出了令人恐懼的事實:

我才不要二十五就掛掉 整天埋頭苦幹 八十歲才下葬 我才不要每天早餐午餐晚餐 早睡早起上班 就像機器空轉

所有新鮮事都與我無關 世界末日我都還在加班 雄心壯志一天一天消散 癡心妄想的都入土為安

受苦

生命的目標是所有人一生前往的方向,但生命目標有時或多數時候根本不明確,我從來沒有過100%確定自己長遠的人生目標過,喪失人生目標會有兩種反應:第一是繼續前行,捨不得放棄沉默成本,第二是自我催眠,將就度過一生,作者認為在IG世代,光鮮亮麗的照片刻意建立起的安全感,掩蓋了諸多迷茫的心靈,如此迷失生命目標可以是個人尺度,也同時可能發生在整個社會,在這樣谷底的社會會產生不少危機:孤獨危機(自殺率上升)、不信任、意義危機(心理健康問題)、部落主義。 關於部落主義有以下描述:社群的連結建立在共同的情感之上,部落主義的連結建立在共同的仇恨之上。社群的基礎是共同的人性,部落主義的基礎是共同的敵人。對許多人而言,黨派之爭的重點不在於哪個政黨提出比較好的政策,而是得救與定罪的矛盾。當依附關係逐漸消逝(包括種族、鄰里、宗教、社群和家庭),人往往會用黨派的身分來填補那個空缺。這是要求政治做到他沒有能力辦到的事。一旦政治成為你的種族或道德身分,你就再也無法妥協,因為妥協已經成為一種恥辱。 作者認為受苦是人生珍貴的時刻,他可以教會我們感恩,最後需要透過展開胸懷、倚賴別人,過著相互依存的人生來走出低潮,並聽見服務他人的召喚。我個人覺得這種走出苦痛的方式非常的基督教,過去我曾經有過幾次到教會團契的經驗,(僅個人感覺)發覺基督教強調承認自身的不足,每個人都是需要受幫助的,這樣的感覺跟作者提到的倚賴別人異曲同工,就是承認個體無法自給自足,這種到底甚麼時候該展現謙卑讓我迷惘了好一陣子。不過這種相互倚賴的社會剛好可以回應作者認為生命的目標,做出承諾並奉獻自身,就可以得到喜樂(理論上)。實際上,人類都有私心,所以大家都要受苦了?!

如何走出苦痛

傾聽你的生命,作者說明志業並非來自意願,而是來自傾聽,而在曠野中,心靈會告訴我們:我們的志業是甚麼,這裡的曠野,白話一點就是走進大自然,這裡是整本書的轉折點,也是要邁向第二座山的開始,多數人在生活的表層建造了堅硬的保護殼,藉此掩蓋恐懼和不安全感,以贏的肯定和成功。當你進到自己的核心,你會發現一個更原始的國度,裡面有想要關懷和連結的深切渴望。你可以把這個你內心深處的核心稱作神聖世界或基底。那是你的心與靈棲息的地方。

這裡描述走入曠野能讓我們開始傾聽自己的內心,我認為是對人生問題的解決方式理想化的描述,但也不否認這種方式的確有其功效,久而為之的回歸純樸能讓繁忙的內心世界暫停,得到意想不到的啟發,但首先,要達到這樣的目的並不一定需要透過曠野,相信有很多人有自己的方式讓心靈放鬆以進入反思階段,例如透過瑜珈或冥想,其次,這裡的曠野只能是個比喻手法,因為人類對資源的予取予求,在現代要找到真實的曠野而不是人類想像中再現出來的自然地景,其所耗費的旅遊成本不是所有人都能輕易負擔,因此,我想凡是能讓心靈進入平靜時刻的地方,都可以稱上作者書中所描述的曠野了吧。

走出谷底之後-做出人生的承諾

個人主義者說,你必須先愛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但第二座山的道德觀說,你必須先被愛,才能懂得愛;你必須看見自己主動去愛別人,你才會知道自己值得被愛。第一座山的人做出個人選擇,並對所有的選項保持開放態度。第二座山是做出允諾的地方,這裡的人要做出承諾、定下來,以及奉獻自己,還要放下自我,並做出承諾。

看完這一段後反思這兩年的動盪(2019~2020),香港反送中剛爆發時,我們每日關心隨時變化的抗議進度,作為地理距離相近的台灣人,看著鎮暴衝突日漸加溫,除了對治理者的人性失望,同時也產生了深刻的無力感,且觀看每日發生的肢體衝突與許多年輕人被自殺或消失的新聞,即使並不在現場,但心裡仍會與現場者共享創傷,在一段時間過後,我決定暫時跳脫從IG即時更新與觀看這樣的負面新聞,並認為我應該要先健全自己的內心,才有能力在未來幫助需要的人,這樣的觀點正是作者所認為的個人主義,即使我們並非有意自私,但社會氛圍會潛移默化的塑造我們的想法。2020後疫情在美國大爆發,我們開始聽到對於是否戴口罩分成兩派人馬,第一派認為要不要戴口罩是個人自由,另一派則是我們比較能理解的提倡需要戴口罩,而第一派人的想法明顯的就是過度個人主義的後果。我對於是否有都市社會能走到作者認為的第二座山抱持悲觀態度,也許有共同目標的小社群能做到,但大尺度而言似乎可行性很低。

人生的四個承諾-志業、婚姻、人生觀與信仰、社群

志業的章節蠻適合年輕人看,不確尋找志業不限定社會新鮮人,有人70歲才找到志業,作者對志業的描述一如先前的承諾章節,對我而言還是充滿了理想的浪漫情懷,知曉自我志業的來臨通常有著揭曉時刻,揭曉時刻並非在發生當下你就會瞬間理解到自己這一生就要奉獻在這個領域了,而是往往在往後回想起來才理解原來某個時刻就是揭曉時刻,例如:有人五歲第一次接觸棒球是他志業的揭曉時刻。通常成功的志業也是有重要的導師陪伴。這樣的描述讓我想到之前看過的Elon Musk傳記,裡面描述他對於自己在做的事情有極高的熱情,這樣的熱情完全來自內心(inner motivation),也許這就是志業的感覺。 尋找志業時,你需要探索的關鍵領域是你的心與靈,你的長期動機。知識到處都有,動機卻相當稀有。有些活動會掩埋心與靈,也就是太過分析性、經濟性、職業取向,以及貪圖物質享受的活動。有香活動可以喚醒我們的心,吸引我們的靈魂投入其中-音樂、戲劇、藝術、有誼和孩子相處、被美環繞、以及(有點格格不入)目睹不公義。

因為作者本身離過婚,但後來又找到另一個美好伴侶,因此對於婚姻的章節有詳細的說明,我覺得蠻值得參考的。

第19章智性的承諾,在我看第二次作筆記時成為我最喜歡的章節,尤其是裡面的智性美德章節,學校存在的目的是形塑學生的靈魂,作者提了幾點他在大學時期作為啟蒙者的教授做了六件事情: 第一是歡迎學生進入學者的行列; 第二是引領大家認識歷史的各種道德生態,不同時空下建立的道德體系,如佛教、儒家思想、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 第三是怎麼看事情的能力,懂得怎麼看事情不是一種天生的能力,而是謙卑的展現; 第四是智性的勇氣,所謂獨立思考或獨自思考並不存在。所有思考都是溝通,你腦袋裡的所有概念,都是承襲自數千年前的思想家前輩。我們是社會性動物,我們的思慮有很大部分是為了獲得連結,而非為了追求真理。 第五是情感知識,我們天生都擁有某些基本情感,但對於我們沒有親身經歷過的處境,我們必須透過學習,才能明白那是甚麼感受; 第六是可以熱愛的新對象,這點是有點抽象的美學概念,試著具體說明,可以想像成老師把一個可以激發學生美感渴望的事物方在學生面前,教導他們去探索。 看完這段之後,回想自己的大學生活,發現我們系上的課程安排與系上老師的教學互動其實很符合以上六點的說明,只是在發生地當下我並不感激,如同作者在書中提到,大學時的內容在25年後的人生還比較受用。

在信仰的承諾章節,可以一窺作者描述他如何在紐約地鐵的通勤過程中回歸信仰,有別於過去常聽到各種神蹟降臨的描述,作者的經驗比較貼近現實,且他也誠實的說明他對信仰的掙扎,如:與信仰所有的荒謬不可能性不斷拉鋸,即使是德雷莎修女,也經歷過數十年失去與神聯繫的黑暗時刻。

在最後社群的章節,讀起來像是創造一個現實版烏托邦,一個透過關係連結起來的社會,不再孤立而是以關心與互相承諾取而代之,我覺得比較有趣的觀點是創造可能性的對話,通常我們思考社會問題時都是直覺的問題導向,如;為甚麼青少年輟學、為甚麼自殺率提高;且社會科學家試圖以統計方式找出解答而忽略生命的縱深(這的確是科學研究的限制,每個主題總會有一定程度的去脈絡化),可能性對話提出的問題不是:問題是誰造成的?而是,我們可以部署哪些資源,以打造一個大家相互照顧的社群?我們有哪些自己還沒有察覺的能力可以貢獻?

結論:關係主義者宣言

對於沒有時間讀整本書的人而言,結論章節把整本書的核心概念濃縮,詳述一個個人主義的世界會有哪些缺點以及整體社會面臨的問題,之後對比以關係為主體的社會,個體懂得做出承諾,懂得愛人,整個社會也會同時轉化,國家可以提供服務(社會福利),但無法提供關懷(社群才能辦的到)。現在我看不見如此圓滿社會的蹤影,如果地球在人類的肆虐下能得以存活到幾世紀以後,期許人類後代有福能享有這樣的烏托邦。




0 意見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