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幸又在嘎玫姊的邀請下在年後出了一個甩油企劃-----阿溪縱走
相比去年的北大武山兩天一夜,這次規畫得更為詳盡與謹慎,當過社長的嘎玫姊在這一年內感覺成長了不少XD
這裡直接貼上企畫書的截圖記錄,過去我跟朋友自組爬山都沒有如此謹慎過,這次算是體驗到了登山社出隊的嚴謹精神
在出發前包含預定行程、糧食、醫藥、入山申請、交通在出發前嘎玫姊都認真把關了一次
時間:2019/2/11~2019/2/13
組成:我、嘎玫姊、我的大學同學、嘎玫的大學同學,其中前三人是去年一起爬北大武的舊組成,大家體力都好好><,不能望其項背啊~
交通的公車費刷學生悠遊卡又更便宜了一點 |
紀錄參考:
健行筆記 新阿溪縱走 可由此下載GPX路徑
輝哥的天空 阿溪縱走 有詳細時間
Kevin爬山趣!! 20170527-29阿溪縱走-懷舊鐵道之旅 有很多照片
阿溪縱走是否要申請?從健行筆記的資訊是註明需要,但過程中我們沒有遇到需要檢查是否有入山證的管制站,而且眠月線的入口以及杉林溪的出口處都標示著禁止進入或是林道封閉的牌子,其實我走完了還是有滿滿的問號,但我們出發前是有申請的也有通過,過程中我們也偶遇一個大哥,有問他這條路線到底要不要申請,不過仍沒有清楚的答案,在警政署入山申請的網站上,可以翻到104年有禁止進入的公告,不過卻很矛盾的可以申請也可以通過,這幾年來水漾森林也是各社群網站上的熱門打卡點,可能是一個沒有出事就沒事的地方吧,一個超級灰色地帶。
前往地點:嘉義縣阿里山鄉各村(嘉義縣-阿里山鄉)、阿里山鄉各村、水漾森林
許多人都會批評爬黑山,不過很容易發現在山上遇到的山友對山的認知與態度與鍵盤批評者之間的天壤之別,我也曾經在陽明山經歷一小段爬黑山被管理者詢問的經驗,2018年下半年到擎天崗去,走到最後一小段路就要到出口了卻發現路被封閉,因為在幾個星期前有人被水牛攻擊,因此管理處就封閉道路硬要遊客繞遠路出去,當時我對此還有諸多不滿><
總之還是回到這次的阿溪縱走
走完之後回想,覺得若是走溪阿縱走的方向,累度應該乘上好幾倍,我們是阿溪方向,剛好從嘉義出發,前一晚還可以住家裡這次超級幸運遇到三天好天氣,完全沒下雨,今年似乎是個暖冬,不過日夜溫差極大,到了夜晚還是需要羽絨衣保暖
20200719更新:因眠月線部分路段行經臺灣一葉蘭自然保留區,進入自然保留區應事先申請,申請連結
嘉義->阿里山
台灣好行B線 這裡可以查到時刻票價,在嘉義車站前站前面最右側搭車,指示還蠻明顯與清楚的,雖然網路上寫嘉義車站出發,但其實從大雅站就可以上車了,車上可以刷悠遊卡或付現金,沿路開到石倬站時會有兩間便利商店,司機會停靠讓乘客們上廁所
好久沒到前站,整修完後跟小時候的記憶都不同了呢 07:05有一班車上阿里山 |
抵達阿里山時發現公車轉運站已經落成多時了~ 09:31 |
大地圖。登山口好遠,在右上的紅色標示,而公車下車處在左下 |
從阿里山就可以看到遠方的明隧道,感覺好遠啊>< |
:你們要去哪裡? :我們要去裡面走走 11:58 |
12:20 |
看起來極為險峻的崩壁,尤其是背後有個超重大背包的時候又需要更加小心重心擺放 |
途中遇到的大哥,他說他有50幾歲,但外表完全看不出來,而且非常的健談,我們從大哥身上學到了非常受用的與人溝通與相處的方式,要時常保有對人的認同以及好奇心XD |
13:27 塔山車站 |
開始無止盡的鐵道,好險我們是晴天來,看到別人雨天的紀錄覺得刺激了好幾倍 |
台灣一葉蘭保留區 |
14:48 |
14:55 柳杉群,這裡的柳杉非常茂密,彎彎的樹幹似乎有地滑現象 |
走到半路突然發現路旁出現了一個磅秤,趕緊秤一下背包重量,發現有大概16KG ><,是我人生目前為止最重的紀錄了 |
15:20 發現水源處,我們本來走過頭了,沿著地板的黑色水管找就可以找到 |
右下角可以看到黑色水管 |
15:34 之後到石猴車站卸下大背包後可以輕裝來這裡看看,上面有各種充滿年代感的垃圾,像是台啤、舒跑的舊包裝,有個小涼亭 |
這裡有個廢棄垃圾桶,然後還有人按照分類把垃圾丟在垃圾桶內@@ |
15:41 我完全想像不出石猴的樣子,但看了歷史照片之後發現以前的超級像 |
15:43 終於抵達今日露營點,有遮蔽還有張大桌子可以使用,超級方便 |
我們的四人帳 |
是那個字還是由右往左的年代呢 |
16:33 輕裝上石猴遊憩區,廢棄木炭窯 |
煮晚餐前先把最重的水果給吃了吧>< |
超級好吃義大利麵,花椰菜、番茄、肉醬、米酒、義大利麵,還有加下去之後味道馬上升級的香料,另外也把煮麵剩下的水拿去煮玉米濃湯一起喝掉了,一天來背的重物瞬間覺得值得了 |
Day 2
早上4:30起床,天都還沒亮,溫度很低還有風,趕緊煮薑茶來喝,搭配吐司與鮪魚罐頭
06:27 夢幻的日出色彩 |
08:04 到了一個大石頭可以上去看展望 |
使用PeakView後來是不太知道哪座是哪座,大約是面向東南方 |
08:39 抵達松山,沒有展望 |
舊三角點,大正時期就建立了 |
沿途都有快樂登山隊的黃色條標示,還有無止盡的上下><,另外小田甜也很常看到 |
昨晚一同露營在石猴車站的其他大學登山社,他們超有活力,一路不停大笑與拍照,腳程也很快 |
往回望的石頭路,真的很幸運在晴天來,要是雨天的話不知這些石頭該有多滑 |
11:53 抵達酒瓶營地,順便吃午餐,快速休息約15分鐘就再出發了 |
13:20 抵達眠月神木叉路口,往右到眠月神木,往左到水漾森林 |
13:50 輕裝到眠月神木 |
神木上釘有梯子,不過下方幾個梯子的距離非常寬 |
15:17 抵達水漾森林,有取水處 |
今晚只有四組遊客,人數比我想像中少很多,可能是大家都開始上班的緣故 |
天然砧板 |
今晚吃火鍋,搭配沙茶醬完全滿足,然後終於吃完了所有沒有壞的食材,有燕餃、貢丸、醃肉、花椰菜、高麗菜、還有剩下的義大利麵 |
夜晚開始起風,沒有石猴車站那般的遮蔽亭子,外頭好冷,不過幸運的可以看到星星 |
第一次到久仰大名的水漾森林,面積比想像中小,晚上去上廁所時還看見了體型像黃鼠狼的動物,沒想到隔日在帳篷門口煮早餐時,同樣身型的動物還整隻跑進來外帳內,不過又快速的竄了出去
Day3 04:30起床準備早餐,今日早餐是鬆餅,沒有成功的煎成一整片,不過還是很有飽足感,如果愜意煎鬆餅的話可能會需要晚點出發,而且回去需要刷燒焦的鍋子XD
約08:00收拾完準備出發,仍舊是個大太陽的日子 |
第三天出發後第一段陡上完,可以放下大包輕裝往左尋找活水源,有點逆光的小瀑布 |
接著整路超多陡上陡下><,即使背包已經少了很多東西,但是體感重量還是一樣重,甚至被操練多時的各部位肌肉都在抗議了,後來因為我的腳程趕不上,我們四人於是分成兩隊,兩人上鹿屈山,我與嘎玫姊走較輕鬆的路下山,真的很謝謝嘎玫姊的押隊><
沿途可見防範山老鼠的標語,也見到有專業人士替樹木釘釘子防範山老鼠的鏈條 |
超級陡下後往回拍的景色,有些路段的落差大到我甚至需要先把包丟下再往下,感覺比較安全 |
鹿屈山叉路口旁的毛骨悚然咬人貓 |
13:25 抵達杉林溪仁亭,鹿屈山小隊竟然也在20分鐘內就抵達 |
在遊園車站附近有個小花園 |
滿滿的葉牡丹 |
今年寒假太操了,把兩腳登山鞋都踩壞 |
這次阿溪縱走的整體感想:
原先是訂在二月初,但當時我才從泰國健行回來,協調後改成這個時間點,幸運地遇上了一路到底的好天氣,不過與泰國健行不同的是,泰國健行比較沒有時間壓力,即使你走到太陽下山了還是可以繼續走,不過這次我們需要趕車,所以最後一天倍感壓力,又加上累積的身體疲勞,就比較沒有時間欣賞美景和拍照,不過還是跟嘎玫姊沿途又敘舊了一番,希望我的體力可以在背重裝時更明顯的提升,另外夜晚時的牌七與聊天時光好療癒,嘗試活在當下,在山上就別想山下的事了~
#壓力是最好的按摩
#背包放下
謝謝嘎玫的耐心、謝謝另外兩個旅伴、謝謝我的腳
對了,可以另外一提總費用,自組團省錢很多,而且我們剛好有兩個嘉義人,我自己的總花費(包含交通、公糧、緊急糧、非登山社員器具使用費、自行保險費)約為1200元
眠月的由來:
網路上流傳著同一種說法,不過卻令人反射性地覺得傳說總是過於美化,仔細思考後發現了幾個疑問處
以下是網路說法:
1906年藤田組修築阿里山鐵路時,開發阿里山的功臣琴山河合 博士,至石鼓盤溪考察林木。有一天躺在大石上,見明月緩緩爬上山頭,四周盡皆參天古木,內心對此一天然絕景感歎不已,聽流水淙淙,思天地之幽情,久久不能成眠。
而事隔十三年後,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19年當他再次回到昔日夜宿的地點,發現昔日參天古木早已砍伐殆盡,童山濯濯,滿地是砍伐等待運載的巨木,心中不禁十分感傷,因而寫下這首詩:
斧斤走入翠微岑,
伐盡千年古木林,
枕石席苔散無蹤,
鳴泉當作舊時音。
為了紀念當年眠於月下,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天地情懷,就將此地取名「眠月」, 並經後人流傳下來,這就是眠月地名的由來。
第一個疑問:琴山河合 博士是誰?
本名河合鈰太郎,對於開發阿里山鐵路有很大的貢獻,不過其貢獻之處與大眾認知有落差,在被遺忘的歷史謎團 阿里山森林鐵路誕生的真相這篇文章當中詳細的介紹了河合鈰太郎的功蹟,今阿里山上可見"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 問題點:琴山是河合鈰太郎的號嗎?維基寫是他的號,PTT有鄉民說是地名
第二個疑問:時間點與歷史脈絡
眠月線於1915年通車,而河合鈰太郎到了1919年才有眠月時的感嘆,所以有至少四年的時間眠月線有原本的名字。在被遺忘的歷史謎團 阿里山森林鐵路誕生的真相文章中提到河合鈰太郎花了太多錢且運用美式建築鐵路的方式,他的手法並不受當時多數人的認可,因此不太可能因為河合博士的感概而命名,是又一個跡象顯示眠月是之後才取的名字。
到底眠月的名稱由來是否真如大家流傳的那麼浪漫,感覺需要考究考究,我在網路上看到一篇碩士論文
吳仁傑(1999)。阿里山森林鐵道研究(1896-1915)。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6c6uj
其摘要末寫:
本文的末尾尚有三個附錄,一為<阿里山釋義>,內容在說明阿里山名成的考證以及地形、地勢的介紹;二為<阿里山森林鐵道簡介>,內容在介紹阿里山森林鐵道的特色與內容;三為<河合鈰太郎生平事蹟簡介與技術移轉>,內容為介紹河合鈰太郎個人生平以及他對臺、日林業技術移轉的重大貢獻。
可惜目前尚未找到電子版,未來找空檔到國家圖書館看看裡面有沒有眠月的線索
謝謝分享,很受用
回覆刪除眠月的取名是後藤新平到眠月這個地區看到月亮非常明亮,所以將該地取名為眠月。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