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未必知道的印尼 南方有江湖 by 賴珩佳
順道附上有關作者的報導
2019.7月,我第一次踏上印尼的土地,就在快出發前才開始仔細的打開google map看看印尼的地理分布與我的目的地泗水附近的景點,也是在此時才赫然發現,原來爪哇在南半球!但其實非常靠近赤道,所以暑假去在平地還是很熱。
我在泗水待的時間不長,所以沒辦法有太多深度的見解,一句話形容的話,大概是一座隨時充滿驚喜的城市吧?!剛出機場的入境大廳裡,四面八方隨即蜂擁而上販賣電話卡網路卡的商人,即使拒絕了最接近自己的一位,下一位立馬遞補上來再問你一次,出了機場,迎面一股與機場內反差極大的溫差,是熱氣,而隨即下一波聚集而來的人潮換成計程車司機,這是我對泗水的第一印象,瘦瘦小小的人們不厭其煩且不放棄希望的前來想讓你一下飛機就與世界重新連結上。
聽說印尼的道路規劃是沒有給行人走路的空間,實際走過之後,也確認了這點,在我住的青旅到附近超商的街道上,路旁的河流充滿廢棄物,分隔島中央時不時可見燃燒稻草?!或某種物品的濃密煙霧,車子從身旁呼嘯而過,途經幾個坐在店門口的中年男子,嘻笑的對我說韓文的你好,他們似乎有所誤會了,我把眼睛瞇起來其實是因為陽光過分的熱情,好不容易進入超商冷氣房內,想要購入接下來使用的單包洗衣精,卻發現大部分商品只有印尼文標示,才學過一年簡單馬來文課程的我,這一年來的記憶完完全全的派不上用場,好不容易鼓起勇氣詢問店員是否我手上的商品為洗衣精時,才發現到,我們的溝通似乎有點困難,好在比手畫腳才是世界的共通語言,也是所有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
我享受的是異地舒適圈外的驚喜感受,隨時有推力逼自己去做在自己國家內不會需要做的事,煩惱在舒適圈內不會有的煩惱,可以觀察文化的差異,學著當一個外國人,再假裝自已很道地的跟本地人說聲terima kasih。
這是我大致對印尼的最初印象,也許會跟到雅加達的人大相逕庭,泗水本身旅遊業似乎還沒有那麼興盛,而看著作者在書中描述雅加達的景象以及雅加達年年高漲的房租,更相信了雅加達與泗水的差距真的存在。
印尼這個國家其實不僅地理位置離台灣近,他們跟台灣的淵源也不淺,目前台灣外籍移工來源比例最高的國家就是印尼,從 從數據中看在台外籍移工現況 一文中可以簡易的從裡面的圖表知道各國移工的分佈比例,而知名的one forty也是在台灣與移工連結頗深的非營利組織,很感謝社會上在主流媒體沒有看到的地方,實際上還是有很多人默默的在為需要的人付出。
當真正走出自己的國家,才驚覺到台灣小島內確實過於封閉了,因為地理的阻隔,也因為種族較為單一(相較其他國家內有許多不同種族語言,當然多種族共同生活仍然也會有族群問題存在),且部分傳統媒體養出不會獨立思考的觀眾,沒什麼國際新聞,倒是車禍率高,房東與房客吵架的事件也能成為獨家,巧妙的煽動眾人的情緒在日常小事的是是非非當中,當鄰國都在進步,我們還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稱呼感到光榮,甚至某些政治人物仍然用自視甚高的眼光在審視鄰國,那背後透露出的傲慢,每每看到都令人不禁為他們打了個寒顫,也許再這樣下去,50年或甚至不到20年後,所有情景都該反過來了。
回到本書主題
這本書總共有58個小故事,共被分在6個大主題下面述說,我覺得每個小故事都非常精采,有些內容有趣到我讀著讀著不禁笑了出來,以下稍微記錄我覺得有趣或需要記得的內容,6大主題分別為:
🙋新來乍到
作者26歲就與家裡為印尼鋼鐵業大公司的老公搬到印尼居住,剛開始,就像大部分人對印尼的刻板印象一樣看待印尼這片土地,不願意敞開心胸接受當地文化,想著反正就住幾年就走,沒想到一直就是幾十年,在一次與當地華人老太太的聊天刺激後,決定自己應該要打開心胸去學習不同的文化,而不是一味地把自己封閉起來。
🙋關於印尼人
在2015年的統計資料中,印尼有2億5千7百萬人口,其中華人僅有3%(馬來西亞華人有23%,新加坡有76%),但印尼的前百大企業中有八成是華人掌控的,與馬來西亞情況類似,社會上都發生過排華事件或是社會制度對華人不友善的情況,許多華人父母也會送自己的小孩到新加坡、澳洲或歐美留學,因此印尼社會上蠻受西方文化影響的。
提到印尼華人,也不能不提到首位雅加達華人市長鍾萬學,可參考此篇報導與自行google 最知名的印尼華人鍾萬學,為什麼不再使用華語名字?他的人生經歷也是頗為精彩。
🙋印尼的食衣住行
裡面有提到雅加達的新型公寓每個月房租,光是單身套房就要1000~1500美元,而三房至五房的大坪數大廈要價3000~8000美元以上,印尼人也是有土斯有財的想法,但其實印尼貧富差距甚大,在鄉下地方,大概5萬台幣就能自己蓋一棟兩房的簡單房子。
雅加達的塞車非常的有名,有名到若以後我有機會去一趟雅加達應該完全不會考慮坐車,而長期的塞車困境也讓某些產業應運而生,像是近年興起的電商、Go-jek(類似現在流行的Uber eat 與 foodpanda)
雅加達到新加坡的飛機僅需1個多小時,可以說是一日生活圈!所以很多人會去新加坡看牙醫跟購物。
🙋在印尼入境問俗
還記得大學時有次與印尼朋友聊天,赫然得知他們每個人都一定要有宗教信仰,還會被寫在身分證上,當時知道這件事實的時候驚訝得不敢相信,因為我自己本身是沒有信仰的,雖然出身於父母是佛教的家庭,不過在宗教這一塊還需要多一點人生閱歷與思考來決定是否要有信仰,但是印尼卻是用法律規定的方式讓每個人都有個宗教信仰。
這個章節裡寫到一個我覺得蠻有趣的觀察,作者說印尼有不願意承認不知道的文化,所以在路上問路的時候應該盡量多問一點人確認是否大家的答案都是一致的XD
印尼有小費文化,這點我倒是完全沒有注意到,想必在今年暑假的印尼行應該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得罪了不少服務員吧
隨意聊天的文化:Basa Basi,這個技能我超級熟練,或者說是與生俱來啊,作者提到印尼人很會Basa Basi,就是見面會聊天,但是通常大家並不會真的刻意去記得他們聊了些甚麼,大概就是我們說的尬聊吧,所以下次再見面時對方有可能又會問起一模一樣的問題。
🙋印尼的工作環境
印尼的工作步調慢,且人們偏向一個口令一個動作,非常遵守SOP內容,有段小故事提到印尼的鼎泰豐分店員工在外面客人大排長龍時,服務生不先去招呼客人反而更在意桌上的醬油罐是不是有裝滿的故事非常逗趣。
印尼的工會力量很強大,也法律也很保護勞方,所以公司通常不太會主動辭退員工,不過也因此衍生出人力派遣公司這種的(算是)為了應付法律而生的產業?!
🙋不只南向,更要雙向
這一章是最看得到危機感的一個章節,作者從農業、藝術娛樂產業、觀光、餐飲市場、電商、金融業、高等教育、醫療等面向簡易介紹,這些產業都是近年來在東南亞市場急速興起的領域,台灣因為自身國家地位時常受打壓的關係沒辦法加入大部分的經濟聯盟體系內,可能連帶影響了整體產品的外銷,不過台灣的產品本質上是非常優秀且在印尼有很大需求的,這是每一任政府需要好好監督的一塊,從作者的文中可以看出,雖然有非常大的需求,但是這座橋梁還有很大的修築空間,不僅是南向的思考策略,其實雙向學習是很重要的,另外關於輔導投資或是外派人員的照顧輔助方面也遠遠不及韓國健全的系統,雖然作者在每篇文章最後都說如果如何如何,一定能達到雙贏的經濟效益,抱持著非常積極正向的態度在建議,但仔細觀察目前的局勢,還是希望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可以再讓民眾有感一點啊,順道附上 新南向政策有什麼成果?今年Q1數據全公開 新聞報導,說真的,除了近年來看到教育部補助學生出國留學計畫會多了南向國家之外,在其他生活面向當中很難感受到新南向的成果。
總結而言,這是一本適合只有零碎時間的人又想要認識印尼這個國家很好上手的一本書籍。
0 意見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