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30日 星期六

[閱讀] 博物學家的自然創世紀

博物學家的自然創世紀 亞歷山大 馮 洪堡德 用旅行與科學丈量世界,重新定義自然 by Andrea Wulf



身為一個地理學家,不可不知洪堡,身為一個生態學家,不可不知洪堡,身為一個科學家,不可不知洪堡,看完此書,跟著作者再次遊歷了一遍洪堡當年走過的路程,更身歷其境的感受了一遍當時代的社會氛圍,以及體會到洪堡所做出的成就是多麼偉大。書中所塑造的洪堡形象,以現在的學術脈絡來看,若他生在現代可能會是一個知名大學的教授,產量極高每星期可以發一篇期刊論文,與他合作的研究夥伴遍佈世界各地,在各地舉辦的研討會出席演講時,底下會座無虛席,演講內容精采有趣,他的研究結果與過程也會啟發許多年輕科學家投入相關領域,然後洪堡本人也會創立基金會設立年輕科學家獎學金鼓勵全球年輕學子投入科學研究...以上完全來自我對於洪堡本身的主觀想像XD

會接觸到這本書是因為碩一上時因緣際會修了一堂生演所的植群生態學課程,那堂課一個學期內會有五次的閱讀期刊文章作業,需要寫相關摘要以及提出自己覺得文章的研究方法哪裡有缺陷或是哪裡寫得很好的評論,其中第一篇閱讀文章是PNAS的:
Morueta-Holme, N., Engemann, K., Sandoval-Acuña, P., Jonas, J. D., Segnitz, R. M., & Svenning, J. C. (2015). Strong upslope shifts in Chimborazo's vegetation over two centuries since Humbold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2(41), 12741-12745.
在18世紀時洪堡與邦普蘭曾到欽波拉索山做生態調查,他們並沒有成功登頂,不過以當時的技術與有的登山裝備而言能做到他的做到的事情絕非容易的事情,當時在課堂上老師讓我們讀了本書中關於洪堡與邦普蘭攀爬欽波拉索山做生態調查的段落,隨後我馬上在偉大的NTULIB找到這本書。
PNAS文章作者們在200年後再到同一座山上面去做相同的生態調查,比較200年前與200年後地球的環境到底產生的多少改變,研究中指出現在比起過去,植物能出現在更高海拔,文章中的調查顯示現在能在海拔5185M記錄到植物出現,但是在洪堡當時的紀錄裏面最高的植物出現在4600M,另外也指出植群生長往高海拔移動的趨勢,且這種現象會使得原先就生長在高海拔的特有種植物受到威脅,文章的這些證據會指向證明全球暖化確實存在,不確若是以較嚴謹的角度去審查研究方法的話,就會有許多毛病可以挑,像是有人會judge研究方法,過去的儀器精準度不好,對於海拔的紀錄也不慎準確,如果貿然拿兩者比較是不公平地,結果也不準確......我們的課堂與作業裡就是要討論這些><
但撇除這些嚴謹嚴肅的部分,在這個例子裡可以很明顯地觀察到,洪堡對於科學界的貢獻可說是歷久不衰,到了2018年,仍在大學課堂裡有談論的科學價值
洪堡著名的Naturgemalde,個別現象只有連結到整體才有其重要性

除了在植群生態學的課堂上,過去在哲學概論、地理系必修課地理思想、文化社會與自然等課程裡都有提到洪堡,洪堡站在一個科學的重大轉折點上,他的作為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現在的科學發展與思想,另一個不得不提他的偉大之處在於他的遠見,早在18世紀洪堡就看到了人類對於自然的破壞,從洪堡在世界各地的旅行經驗與觀察讓他體認到全世界是一個共同體,他相信全世界的環境是相互作用且相互影響的,對於單一地區森林的開發不僅只影響當地,而會連帶的影響其他地區的生態環境,即使200年前就有這樣的想法被提出來,200年後人類對於環境的破壞只是有增無減,除此之外,洪堡也提倡了解放黑奴,就像在自然界中雖然不同植物有各自適合的地理環境氣候生長條件,卻能展現共同型態的特徵,人類也應該不論種族階級都是平等的(書中是如此解釋),但我自己對於共同型態的特徵並不全面理解,可能是翻譯理解問題。
書本前半描寫洪堡的家庭背景,他有一個也很偉大的哥哥,還有洪堡的文學討論友人歌德,在描述洪堡如何遊說別人讓他出去探險的部分令人佩服他的決心,也是我很想學習的一點。
當你對於自己的夢想夠有決心,總會有說服別人支持你的一天
後半段開始提到受洪堡影響的人物的支線故事,像是波利瓦、達爾文(達爾文其實是個超級洪堡迷)、梭羅、喬治馬許(著有人與自然一書,被奉為二十世紀保育運動的源頭)、海克爾(首次為洪堡的學科命名 Oecologie 也就是生態學Ecology!)、約翰謬爾等在歷史上有偉大貢獻的傑出人物。
The Heart of the Andes  -Frederic Edwin Church 受到洪堡啟發的畫作,白雪覆蓋的山脈是欽波拉索山
讀完只覺得洪堡可說是當時代的科學巨擘,他在不同領域開啟了一扇扇的窗,引領後浪者站在他的肩膀上一起把科學推往更高的境界,我覺得即使洪堡生長在現代要完成他一生中完成的這些事情也很困難,更別說他身處的是200年前的社會。
看完後也期許自己,研究能量能有洪堡的萬分之一><

===2019.9.16更新===
對於洪堡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參考以下這個影片,這是德國之聲youtube頻道推出的洪堡250年系列影片,共有7個約8分鐘短片,跟著洪堡探索世界的腳步重返南美洲,沒有時間的話可以直接看part 7就好,part 7集合前六集的內容和收尾。

0 意見 :

張貼留言